专业介绍白皮书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白皮书 (专业代码:050306T)
日期:2021-12-28 16:54:30  作者: 来源:  浏览量:113

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定位

面向传媒行业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新媒体相关岗位,培养具备新闻传播技能,胜任信息内容生产、新媒体产品设计、新媒体运营管理等工作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新闻传播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互联网思维,系统掌握全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新媒体产品设计、新媒体运营与管理等专业技能,能够在各类媒体、互联网机构、广告或影视制作公司以及政府、企事业单位相关岗位,胜任记者、编辑、编导、制作人、策划人、设计师、运营者等职位,从事新闻及信息采写、编辑、制作、设计、数据分析、运营与推广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6个目标:

目标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体格健康,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和较强的劳动能力;

目标2:掌握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业务技术;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关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目标3:了解并掌握计算机和现代新媒体技术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应用,掌握新媒体内容制作和新媒体产品设计的基本技能;

目标4: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社会科学调查与研究能力;

目标5:了解媒体经营管理的相关原理和知识,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媒介调查、媒体策划与运营等方向的知识和能力;

目标6:具备与新闻传播实践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业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规格

(一)学制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为38年。

(二)修读学分要求

165学分。

(三)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学位。

 

4.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由公共必修课、通识限选课程与任选课构成,这是全校各专业学生共同修读的课程;第二层次由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构成,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第三层次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这部分为实践指导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新闻采访与写作、数字摄影摄像、新闻编辑、Python数据结构、新媒体广告与营销、交互设计、新媒体视听内容制作、新媒体文案策划、新媒体数据分析、新媒体运营、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等。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实践教学板块包括实践教学环节、集中性实践教学与综合性专业实验。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本专业搭建了全覆盖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实验室,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

5.师资队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形成了一支学位学缘结构良好,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本专业核心教学团队有专任教师13名,分属计算机类和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计算机类教师4名,包括副教授1名,讲师或其他中级职称2名,研究生1名,其中2位为双师型教师;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师9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名,讲师或其他中级职称3名,研究生5名,研究方向包括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学、文化与媒介管理等。

6.教学条件

本专业可在学院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完成多数课程的教学,并设有影音实验室、媒介融合实验室、移动应用开发实验室和影视编辑与后期制作实验室等专用实验室。此外,目前已与广州漫游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三七互娱(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大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广州游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国丹影视有限公司、江西贪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等多个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二、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开设于2014年,根据学院办学特色和社会需求,采取文工互补、应用领先的模式,形成了新媒体内容采编、新媒体产品设计、新媒体运营与管理三大能力模块有机叠加、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力。

本专业隶属于游戏系,依托于系部深厚的行业优势和数字媒体技术优势,发挥跨专业教学、校企合作培养等教学特色,对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学年举办“新媒体创意大赛”,鼓励、辅助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级专业赛事,以赛促学,推动学生理论知识、创意思维、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综合发展。通过多年深耕,已培养了大批毕业生,就职于腾讯、网易、南方传媒等新媒体机构以及各行业的新媒体相关岗位,还有不少学生自主创业、考取公务员或研究生,追求更大的多元化发展。